收藏古硯臺通常會陷入一種誤區,認為硯臺的價值與年代有關,年代越久遠,價值越珍貴。實際上,并不是所有的古硯臺都是越久越珍貴,唐宋時期的硯臺所用材質不如明清時代的硯臺,在做工上也不那么講究,價值上更加不如明清硯臺,收藏投資時要注意。 鑒賞硯臺時,主要從6個方面入手,一是看,要看硯的質、工、品、銘、飾與新舊,是否經過修補等;二是摸,如果摸起來感覺像小孩皮膚一樣光滑細嫩,說明石質較好,如果有粗糙的感覺,說明石質較差;三是敲,將硯面用五指托空,輕輕擊打,鼓用手指彈硯,聞其聲。若為端硯,以木聲為佳,瓦聲次之,金聲為下;若為歙硯,則敲擊以清脆的金屬聲為最好,如果發生“噗、噗”的聲音,說明該歙硯多泥質,或石質有暗傷痕,為下品;四是洗,硯最好是經過清洗再辨認,尤其是古硯因硯面上墨痕斑斑,遮掩了它本身的自然美紋;五是掂,用手掂硯的分量,一般來說,重的較結實,輕的說明膠結松;六是刻,對硯石熟悉者只要在硯石上輕輕地刻一道,馬上就能辨別出硯石的優劣。 作為以硯為首的“文房四寶”,近年來在古董交易市場日漸繁榮,收藏時,切忌以年代來衡量古硯臺的價值。
|